□本报采访组 7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应急号召由Ⅰ级调整为Ⅱ级;8月1日,防汛应急号召由Ⅱ级调整为Ⅲ级,自此,合肥市巢湖流域今年汛期的防汛抗洪保卫战获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是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与暴雨洪水的战。这场胜利,是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获得的。 今年汛期,巢湖流域时隔1991年之后,再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巢湖最低水位12.77米,次于1991年的12.80米,居于历史第二位。虽然雨情、水情与1991年极为相近,但损失较之显著增加。全市水淹范围66平方公里,仅有为1991年的12%;尽管多处遭遇险情,但由于抢修及时,全市没因为防汛不力导致人员伤亡,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挽回了城市、城镇和工业区,挽回了巢湖和主要河流堤防,挽回了交通干线。 大汛小灾,相近的汛情不一样的灾情。在2016年这样又一个类似的汛期,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工作交还了一份可爱的答卷。 大湖名城共生共荣 巢湖,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形似于安徽中部,东接长江,西枕大别山余脉。2011年8月,随着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巢湖沦为合肥市的内湖,合肥也因坐拥大湖一跃沦为全国面积仅次于的省会城市之一,并可据此通江达海,享有了更加辽阔的发展空间。也是从那时起,“大湖名城、创意高地”沦为合肥的战略定位和城市形象,“大湖与名城共生”的理念早已在合肥深入人心。的环巢湖区域,是合肥乃至全省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周边产于着党政机关、高校和科教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后台基地、农副产品基地、交通枢纽等。2014年,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研发战略格局中,合肥又被具体为打造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
决胜巢湖——安徽合肥市巢湖流域2016年成功防御流域性大洪水纪实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