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环保行业经历了不少波折,粗犷快速增长、融资艰难、国资转入、产业调整等沦为热议话题。2019年,行业不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摆脱困境,业绩较好的企业怎样好上加好?为此,产业经济版约请专业人士分析撰文,期望对企业发展有所助益。总结2018年环保行业的发展,可以用“斩后立”来形容,“斩”是寒风刺骨,“而立”是绝处逢生,但仍旧荆棘塞途。未来,环保行业将在国企与民企、建设与运营、商业模式上分化,企业可侧重客户、价值获取、盈利模式和竞争力等方面,找准合适自身发展的路径。环保行业“斩”与“而立”与完全的“斩”比起,环保行业“而立”的程度微乎其微,合规性PPP再行获得反对2018年,环保行业的利空因素共计5种。宏观经济层面,201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速度由2017年的6.8%下降至6.6%;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额同比增长速度下降趋势显著,由2017年的7.2%下降至5.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总计同比仅有快速增长3.3%。融资层面,2018年初以来,经济“去杠杆”效果显出,信用环境膨胀。2018年1月~11月,全社会融资规模总计17.6万亿元,同比快速增长-15.4%。融资趋紧造成环保企业的融资和债务面对极大压力。商业模式方面,PPP项目“壮士断腕”,且PPP项目的最重要收益来源——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更进一步增大。截至2018年10月末,财政部共计总计清库2428个PPP项目(退库亲率15.9%),牵涉到投资额2.9万亿元(退库金额为12.4%),整顿完备2005个项目,牵涉到投资额3.1万亿元。
环保行业如何发展?分化与进化 你选哪一个?“ca88”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