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法治周末记者分别以“刑事案由‘贿赂’+‘药’”和“刑事案由‘行贿’+‘药’”为关键词辨别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裁判日期在2016年7月31日至2017年7月31日一年期间的裁判文书。参照中国报告网公布的《2017-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一纸起诉书的发布将修正药业集团公司(以下全称“修正药业”)引到舆论的浪尖上。这一切必要与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某有关。法治周末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取得的一份表明为“(2017)吉75刑初3号”的刑事起诉书表明,2007年,被告人褚来福在兼任吉林省靖宇县县长期间,曾行贿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某给与的通化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25万股权。上述起诉书表明,修某曾证言赠送给褚来福股票,是因为褚来福是县长,其公司在靖宇县有企业,为了便利交流,为企业的发展获取协助。自此,医药行业再行曝出一起行贿丑闻;而这,也沦为医药行业近期舆论的热点。不过,修正药业只是医药行业行贿的冰山一角。一位专门从事医药领域的法律人士告诉他法治周末记者,医药行业的行贿案件如果牵涉医药企业,则多不会看清“行贿罪”或“受贿罪”。由此,法治周末记者分别以“刑事案由‘贿赂’+‘药’”和“刑事案由‘行贿’+‘药’”为关键词辨别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裁判日期在2016年7月31日至2017年7月31日一年期间的裁判文书。数据结果显示,如果以“刑事案由‘贿赂’+‘药’”作为关键词,那么总计有43份裁判文书;如果以“刑事案由‘行贿’+‘药’”作为关键词,则有175份裁判文书。法治周末记者在对上述218份裁判文书一一查询筛选整理后找到,218份裁判文书中总计有170份牵涉到医药行业商业行贿。谁在贿赂最少三百家医药企业接踵而来贿赂案那么,是谁在“扮演着”着行贿者的角色?法治周末记者在对裁判文书的查询过程中注意到,行贿者多为医药企业及涉及人员。这些涉及人员中少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人员。辨别结果显示,在这170份裁判文书中,牵涉到最少324个与医药行业涉及的企业或与企业涉及的个人(不含部分反复总计)不存在贿赂不道德;这些商业行贿不道德大多再次发生在药品或医疗器械的销售流通环节,贿赂方式主要为贿款返点和违规附送现金或礼物、为受贿人家属派发工资、节假日过年送来现金等。举例而言,在43份有关行贿罪的裁判文书中总计有36份裁判文书与医药行业商业行贿有关,也许我们可以借此看出行贿者们的“模样”。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36份裁判文书中的行贿者中少有单位行贿者;这还包括但不仅限于山东万通药业有限公司(以下全称“万通药业”)、六盘水济生药业有限公司(以下全称“济生药业”)、安龙县康庄中西药有限责任公司、连州市北湖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内。
三百家医药企业卷入贿赂案 修正董事长送县长25万股权_ca88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